参赛项目名称 |
非灌溉化实施耕地干旱、水土流失治理的方法 (持有人: 雷新周) |
报名地区 |
|
协会会员 |
否 |
技术领域 |
能源环保 |
项目类别 |
专利 |
专利情况 |
申请号 |
ZL02131717.8 |
申请日期 |
2002-09-10 00:00:00 |
专利号 |
|
授权日期 |
2004-10-20 00:00:00 |
专利类型 |
|
职务发明 |
|
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登记号 |
|
技术资料 |
|
附件 |
|
项目简介 |
1. 发明项目提出、发明目的、基本思路,与现有技术对比有哪些创新点(限20-350字内)
用 “多贮存”设施改变各次、各类雨水在地域内地表、地层间自然存留规律,从改变存留规律上节省雨水宏观流失量,用土壤水库动态“多贮存”雨水。
|
2. 已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,如产值、利润、节约能源及改善环境、带动产业发展、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(限20-250字内)
这既能解决耕地每棵植物全生育期内最大直接需水量,又能解决多水时段径流水在地域内、外的水土流失,还能将流失水就地转化成抗干旱水源、水量为植物利用,实现“用地域内雨水治理地域内水危机;用地域内治水设施治理地域内水土流失”的水难题。
|
3. 发展前景及对推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作用(限20-150字内)
由政府投资为农户在耕地中建治水设施,与教农户现代农业科技成果,学会在改变水环境后耕地上能创出高产,和引导农户按市场经济需求规律调整产业结构结合,将高产转化成高效益三部分组成。若北京采用就能由“点”到“面”的快速、持久性消除耕地干旱、水患。
|
项目进展阶段 |
|
项目已投入资金 (单位:元) |
总额 |
自 筹 |
贷 款 |
科技拨款 |
其 他 |
|
0 |
0 |
0 |
|
|
|
备注 (字数不限) |
|
上传图片 |
|
|
|